中国体育报记者 顾宁六六配资
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以下简称“社体中心”)秉持“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理念,在赛事体系、体教融合、资源汲取、后备人才培养及“体育+”融合等多方面发力,青少年体育工作成效显著。
竞赛是推动青少年投身体育运动的关键动力,社体中心持续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兼顾普及与提高,打造面向适龄青少年、覆盖不同水平阶段的全国青少年U系列竞赛体系,提供丰富赛事供给。其中,轮滑、滑板项目形成以青少年俱乐部联赛、U系列轮滑/滑板巡回赛及青少年锦标赛为主体的赛事体系,全年举办近百站赛事,涵盖速度轮滑、自由式轮滑等多个项目,满足不同爱好者兴趣特长,还按年龄段设组,建立排行榜与积分制度六六配资,搭建交流融合平台,推动轮滑运动创新发展。跳绳项目每年举办超十场国家级赛事,构建起以全国跳绳锦标赛、中国国际跳绳公开赛、全国跳绳联赛、全国跳绳段位挑战赛、全国校园跳绳大课间视频展示大赛及全国跳绳线上挑战赛为代表的竞赛体系,并结合“奔跑吧·少年”活动,赛事覆盖全国30余个省(区、市),累计参赛超10万人次。毽球项目落实就近参赛政策,将全国青少年赛与省锦标赛联办,通过赛事促进交流,提升地方水平。
在体教融合推进方面,社体中心着力指导学校体育活动,普及运动技能,增强中小学体育特色实力。毽球项目组织晋中学院制作首套科普片,2023年全国毽球公益推广大篷车活动将进校园作为重点,晋中学院的“万人千队”、桃渚中学的“为国争光”、太仓港区二小“社团大课间”成为当年范本。跳绳项目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将1分钟跳绳纳入1-6年级小学生必测项目,全国76%省会城市将其纳入中考体育,带动超1亿青少年参与。
考虑到青少年与“互联网+”的紧密联系,社体中心为赛事及项目数字化赋能。跳绳项目支持企业研发智能绳具、AI训练系统六六配资,建设产业园区,研发APP提供个性化方案,推动智能设备进校园、进社区;项目还设立跳绳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超20亿元支持赛事运营、智能研发等领域,地方教育部门支持建设1000所全国跳绳特色学校,跳绳运动推广委员会联合相关企业实施“中西部跳绳振兴计划”,为1000个重点县提供器材、培训与赛事支持,打造地方特色跳绳文化。
针对青少年运动项目易出现的人才流失问题,社体中心以赛促练、以赛选材,将赛事下沉到基层、学校。轮滑项目开设训练营,开展知识普及、强化训练及游学活动,并通过赛事选拔滑板运动员参加冬训营,邀请国内外高水平专家教练给队员授课,充实后备力量。毽球的段位制及挑战赛为青少年习练提供指导与平台服务,2025年中心将联合打造“奔跑吧·少年”全国跳绳段位挑战赛,采用“N场预选赛+13场分区赛+1场总决赛”模式,激发青少年参与热情。
在“体育+”融合拓展上,社体中心一方面融入文化元素,增强传统项目的传播影响力。毽球项目在亚洲青少年毽球锦标赛、“澜湄周”庆祝活动等青少年国际交流活动期间展示文创产品,传播中华传统体育;跳绳项目开发徽章、手环,提升品牌附加值,吸引青少年关注,且跳绳成为我国体育对外交流的组成部分,国内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赴外比赛的人数和场次明显增多,国际交流活动日益增强。另一方面促进赛事经济,提振项目人群消费积极性。社体中心通过引入企业赞助、探索“培训+赛事+消费”模式,吸引大量人员拉动举办地旅游、餐饮、住宿等产业,实现赛事部分市场化运营,同时注重赛事专业性与趣味性结合,拟在项目中增设“亲子运动嘉年华”等环节,降低参与门槛。
社体中心通过一系列举措,全面推动青少年体育工作迈上新台阶六六配资,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与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易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